首页 > 新闻 > 公司动向 > > 广修德业 自强不息——校园文化助力县中提升100计划案例集

news information

新闻资讯

广修德业 自强不息——校园文化助力县中提升100计划案例集

来源:

时间:2022-10-20 17:13:12

 

2021年12月16日,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》,旨在整体提升县中办学水平,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协调发展,办好人民满意教育。

县中振兴固然需要多方面外部资源的倾斜,但更重要的是,要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,从战略发展高度,对学校进行顶层设计,对标国家教育政策,吸纳先进教育理念,挖掘学校历史文化,提升办学层次品位,塑造独特教育品牌,实现内涵式发展和持续性发展。县中提升计划的重点任务之一,是“加强学校文化建设,改善学校食宿卫生等生活条件,创造良好育人环境”。

 

重庆垫江县城,西郊松林村里,

巍巍明月山下,绵绵桂溪河畔。

1941年,垫江一中创建于此,

2012年晋升为市级重点中学,

老牌县中展新颜当从校园文化开始。

 

 

松树有强壮的生命力。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,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,只要有一粒种子,它就能茁壮地成长起来。

 

松树有自我牺牲的精神。松树的干是用途很广的木材;它的叶子可以提制油料;它的脂液是重要的工业原料;它的根和枝是很好的燃料。总之,它的确做到“粉身碎骨”为人民了。

 

垫江一中坐落于松林村,“松树”是该校的精神代言。从1941年到2022年,漫漫征程八十余载,悠悠岁月长歌赓续。“大雪压青松,青松挺且直”,垫江一中浸润红色血脉,于时代呼唤中应运而生,学校的师生也当传承先辈精神,如青松一般坚韧不拔、自强不息。

 

 

“以生为本”要求教师在校园中,要做到心中有学生,关注学生,贴近学生,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、兴趣和发展,只有如此,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。

“明理成人”中的“明理”,是明晰事理的意思。贵州籍革命先烈李光庭说“非读书,不明理”。“明理成人”即教导学生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而进一步明晰事理,并由此使我校学生继承红岩精神,成为有益于社会,有益于国家的人才,为全校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,最终达到使其“成人”的目标!

 

 

 

我国古籍《易经》载有“君子进德修业”之说。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德的含义,是指操守、品行。而“业”是包括学业、事业在内一切功业。德还引申为一种理想、信念。

垫江一中创办初始名为“广德初级中学校”,“广德”取“广修德业”之意。可见,学校创办初始便有“广修德业”的办学思想。

 

“自强不息”出自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天的运动刚强劲健,相应地,师生成长也当如此,自我力求进步,刚毅坚卓,发愤图强,永不停息。“自强不息”的校训正是为了勉励全校师生正视困难,满怀信心,奋发进取,自强自立,共同创造我们学校的美好未来。

 

 

标志主要采用书本和“垫江”两字的首字母以及数字“1”为主要设计元素。

标志中间的书本体现学校的育人功能,同时排列的书脊也是数字“1”和字母“J”的变体,标志的右边是字母“D”的变体,整体上看是汉字“中”,由此将“垫江一中”蕴含在其中。

竖立的书脊又似一棵棵稳健、遒劲的松树,与学校的载体相联系。同时寓意学校的学生是一棵棵松树,在垫江一中园丁的培育下健康茁壮地成长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正值垫江一中晋升市级重点中学之际,我们通过对学校发展脉络以及历史成果的分析,以松树入画,将画册内容分为“萌”“华”“实”“梦”四个部分,展示了该校从萌芽初醒到风华正茂的成长历程。

 

 

 

 

校园环境有着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教育功能,每一所学校的环境创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语言。我们将学校的理念文化以及“劲松”这一文化载体融入到环境设计中去,既能加深学生对学校理念的认识,同时也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。

 

 

 

“郡县治,天下安”,

在我国的县域发展中,

振兴县域普通高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,

打造充满个性而校本化的校园文化,

则是助推县中振兴的有力举措

预约设计 make an appointment